工作原理
肺功能检查仪通常由主机、流量传感器、软件及其附件组成。产品通过流量传感器,测量患者呼出或吸入的气体的流量及容量。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转化为肺功能指标,如FVC(用力肺活量)、FEV1(第一秒用力呼气量)、FEV1/FVC、SVC(深吸气量)、TV(潮气量)、MVV(最大自主通气量)等。
应用场景
诊断呼吸系统疾病:肺功能检查仪能够评估患者的肺通气功能,适用于早期发现肺部、呼吸道的病变,为诊断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提供重要依据。例如,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中,肺功能检查仪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气道阻塞严重程度。
病情监测和评估:对于已经确诊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,肺功能检查仪可以定期监测患者的肺功能变化,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。便于调整治疗方案、预测疾病发展趋势以及制定长期管理计划。
药物和治疗反应评估:在治疗过程中,肺功能检查仪可以用来评估药物和其他治疗措施的效果。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数据,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效果,判断病人是否需要继续治疗。
健康体检和早期筛查:在基层医疗机构、体检中心、诊所和家庭环境中,作为常规健康检查工具,用于个体或群体的肺部健康监测与维护。通过定期的肺功能检查,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呼吸系统问题,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。
职业健康评估:在矿山、化工、建筑等职业环境中,工作人员可能会接触到粉尘、有害气体,肺功能检查仪可以用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肺功能检测,及时采取预防措施,早期发现职业性肺病,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。
科研和教育:在科研和教育领域,肺功能检查仪是研究呼吸系统生理和病理的重要工具。
使用方法
准备阶段:检查前安静休息15—30分钟;检查当天不能做雾化;练习用口深吸气后,再快速用力(爆发力)吹气并持续6秒不中断的动作(如吹蜡烛);做肺功能检查前需停用对检查结果有影响的药物;检查前无需禁食,但一般在检查前2小时应禁止大量进食。
测试阶段:含住吹嘴,夹上鼻夹或者用手捏住鼻子深吸一口气,用力猛吹3—6秒以上,反复多吹几次。也可以跟随肺功能检查仪上的吹蜡烛、气球爆裂等小游戏进行趣味检测。
注意事项:检查前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守,如避免中断吹气、用嘴含住气管避免漏气等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