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乳化调核器(即超声乳化仪)在白内障手术中用于乳化并吸出白内障,同时保持眼内压稳定,其使用步骤如下:
一、术前准备
患者评估:检查患者白内障程度、角膜曲率、前房深度等,确保手术适应症。同时,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症、过敏史等,确保手术安全。
患者沟通: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、风险、预期效果等,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。
手术室准备:确保手术室整洁、安静、光线适宜,符合无菌操作要求。
设备检查:检查超声乳化仪是否正常运行,能量输出是否稳定,确保手术顺利进行。同时,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、完好,功能是否正常,确保手术操作准确无误。准备好手术所需的敷料,如消毒纱布、棉签等,确保手术过程干净、整洁。
器械消毒:按照消毒规范,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,确保无菌操作。
二、术中操作
设备自检:开机后,设备自动检测各项功能是否正常,包括超声乳化能量、灌注/抽吸系统等。若设备出现异常,会发出报警提示,需及时排查故障。
参数设置:
根据白内障的硬度和乳化效果,适当调整超声乳化能量的大小。
设置合适的灌注液流量和抽吸力度,以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前房稳定性和乳化效果。
根据白内障的类型和手术需求,选择合适的手术模式,如连续模式、脉冲模式等。
手术操作:
患者体位:患者取仰卧位,头部固定,双眼朝向天花板。
麻醉: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,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。
切口:在手术显微镜下,用手术刀在角膜缘制作切口。
工具插入:将超声乳化针插入切口,调整针尖位置至晶状体核。
晶状体乳化:启动超声乳化仪,将超声乳化针缓慢插入晶状体核,开始乳化晶状体。在乳化过程中,保持灌注液的清晰和稳定,避免气泡进入眼内,影响手术视野和乳化效果。同时,及时抽吸超声乳化后的白内障碎片,保持前房清洁,避免堵塞抽吸管道。
人工晶状体植入:根据患者需求,植入合适的人工晶状体。
闭合切口:使用缝合线将角膜缘切口缝合,确保切口无渗漏。
三、术后处理与设备维护
患者护理及康复指导:
密切监测患者视力恢复情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。
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,促进眼部功能恢复,提高手术效果。
建议患者术后避免剧烈运动,注意眼部卫生,保持充足睡眠。
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,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照护和康复指导。
设备清洁与消毒:
每次使用后,用专用清洁剂和软布对设备表面进行清洁,去除污渍和残留物。
使用高效消毒剂对设备进行全面消毒,确保无菌操作环境,防止交叉感染。
选择无刺激、无残留的清洗液,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。
按照规定的清洗流程进行操作,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充分清洁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