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喷砂牙周治疗仪结合了超声波洁牙与喷砂洁治技术,能高效清除牙石、菌斑及色素,同时抛光牙面。其使用步骤如下:
一、术前准备
设备检查与消毒
确保设备功能正常,包括超声振动频率、功率调节、冷却系统等。
使用消毒溶液对工作尖、喷砂手柄等接触部位进行彻底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检查喷砂粉(如碳酸氢钠)是否充足,确保喷砂系统无堵塞。
患者准备
评估患者口腔状况,确认无超声波洁牙禁忌症(如心脏起搏器、传染病等)。
指导患者用抗菌含漱液(如氯己定)含漱1分钟,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。
为患者佩戴护目镜、防污围巾,防止液体溅入眼睛或污染衣物。
患者取仰卧位,头部靠在治疗椅头托上,保持舒适姿势。
材料准备
准备一次性工作尖、喷砂手柄、三用枪、吸唾器、脱脂棉、菌斑染色剂等辅助工具。
调试设备参数,根据治疗部位和牙石类型选择合适的功率档位(如龈上洁治用5-10档,龈下刮治用3-8档)和水量(确保冷却水到达针尖)。
二、术中操作
菌斑染色与定位
使用镊子夹取脱脂棉蘸取菌斑染色剂,均匀涂抹于各牙面,以显示菌斑分布区域。
用三用枪冲洗掉多余染色剂,已染色区域即为需要重点洁治的区域。
喷砂洁治
保护措施:在口腔内铺上脱脂棉,隔绝砂粉,保护舌头和软组织。
喷砂操作:将喷砂手柄对准牙面,保持与牙面平行或小于15度角,以轻轻接触牙面方式进行操作。按照牙位顺序(如前牙唇侧、下牙颊侧、鄂侧和舌侧)进行喷砂洁治,去除牙面色素和细小牙石。
注意事项:喷砂粉微咸,有消炎抑菌作用,但需及时冲洗干净,避免影响患者体验。
超声洁治与刮治
龈上洁治:选用合适的超声工作尖(如P52T或P56T),以平行或小于15度角接触牙面,短距离快速来回移动,清除大块牙石。
龈下刮治:在局部麻醉下,使用龈下刮治器(如P50LT或P50RT)深入牙龈下方,刮除牙周袋内的菌斑和结石。操作时需注意角度和力度,避免损伤牙周组织。
根面平整
刮治后,使用根面平整器械(如根面锉或根面砂轮)去除牙根表面残留的牙石、菌斑和不平整的牙骨质,使根面光滑平整,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。
平整后,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根面,去除残留物。
三、术后处理
牙面抛光
使用抛光毛刷或抛光杯蘸取抛光膏,以低速手机轻柔抛光牙面,使牙面光洁无刻痕,减少菌斑和色素附着。
冲洗与上药
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龈,清除残留牙石碎屑和抛光膏。
如患者牙龈红肿或出血较多,可在牙龈沟内上药(如派力奥或碘甘油),促进炎症消退。
卫生宣教与随访
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,如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、硬物咀嚼,保持口腔卫生,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等。
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牙线、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,定期复查(一般建议每6-12个月洁牙一次)。
记录治疗过程及患者反应,预约下次复诊时间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