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喷砂牙周治疗仪结合了超声波洁治与喷砂技术,可高效清除牙石、菌斑及色素沉积,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,以确保安全与效果:
一、操作前禁忌筛查
禁忌人群
传染病患者:如乙肝、结核、HIV阳性者,禁用以防止交叉感染。
特殊疾病患者:
血液系统疾病(如血友病)患者禁用,防止出血不止。
呼吸系统疾病(如哮喘、支气管炎)患者慎用,避免喷砂粉尘引发窒息风险。
心脏疾病患者(如安装传统起搏器者)禁用磁伸缩式设备,新型屏蔽起搏器患者需医生评估。
晚期肾病患者禁用喷砂(碳酸氢钠粉),防止电解质紊乱。
口腔局部禁忌:
急性牙周脓肿、牙龈炎症急性期患者需先控制炎症再治疗。
钛种植体、瓷修复体或脱矿釉面禁用金属工作头,需改用塑料或聚四氟乙烯涂层工作头。
患者准备
口腔清洁:治疗前用3%过氧化氢或0.12%氯己定液漱口1分钟,减少口腔内微生物。
病史告知:患者需主动告知医生传染病史、用药史(如抗凝药)、怀孕情况及低钠饮食需求。
防护措施:治疗前涂抹润唇剂防止嘴唇干燥,医生需佩戴防护眼镜、口罩、手套,并使用强力吸引器减少气雾污染。
二、操作中规范
设备检查与安装
气水分离:使用前检查气水分离阀,排空内部液体防止影响喷砂效果。
工作头选择:根据治疗部位选择合适工作头(如龈上洁治头或喷砂头),避免金属头接触钛种植体或瓷修复体。
参数调节:
超声波功率:根据牙石厚薄调整,厚而硬者用大功率,薄而少者用中或小功率,避免损伤牙面。
喷砂压力:控制喷射强度,防止牙龈损伤或牙本质敏感。
操作技巧
探头放置:将探头垂直或倾斜15°接触牙面,轻轻移动避免停留过久,防止局部过热。
喷砂动作:喷砂头与牙面保持1-2mm距离,匀速移动覆盖整个牙面,重点清洁牙缝、牙龈沟等死角。
冷却与冲洗:操作时持续喷水冷却,避免牙面温度过高;治疗后用清水或漱口水彻底冲洗口腔。
感染控制
无菌操作:严格遵循“一致对待”原则,所有接触口腔的器械需高压灭菌。
环境消毒:操作台面铺一次性纸巾,治疗后用消毒剂擦拭;使用高效微粒空气滤器过滤空气,减少气雾污染。
三、操作后护理
患者护理
口腔清洁: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,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,保持口腔卫生。
饮食限制:
避免食用深色食物(如茶、咖啡、可乐)及辛辣刺激性食物,防止牙齿染色或牙龈刺激。
1周内避免用牙线、牙签,防止牙龈出血。
敏感处理:若牙齿对冷热敏感,可使用抗敏感牙膏,通常1-2周症状消失。
设备维护
工作头消毒:每次使用后用医用酒精擦拭工作头,禁止高温消毒或磕碰。
管路冲洗:踩动开关冲洗手柄和管路2分钟,减少微生物残留。
定期校准:每3-6个月校准设备功率和喷砂压力,确保治疗准确性。
四、特殊场景注意事项
低钠饮食患者:喷砂治疗可能使用碳酸氢钠粉,需提前告知医生调整方案。
孕妇及儿童: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治疗,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。
紧急情况处理:
若患者突然出血不止,立即停止治疗并压迫止血,必要时送医。
若设备出现故障(如无喷水),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