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技术原理与成像模式
多普勒效应应用
设备通过探头向人体发射高频超声波,当声波遇到移动的红细胞时,反射波频率会因多普勒效应发生偏移(朝向探头时频率增高,背离时降低)。通过检测频移信号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等算法,设备可计算血流速度、方向及分布,并将结果以彩色编码形式叠加在二维灰阶图像上,形成直观的血流动态显影。
多模态成像支持
二维灰阶成像:清晰显示器官形态结构(如脏器轮廓、病变边界)。
彩色多普勒:红色代表朝向探头的血流,蓝色代表背离探头的血流,色彩明暗度反映速度大小。
频谱多普勒:提供脉冲波、高重复频率及连续波三种模式,自动校正血流角度偏差,精确测量血流峰值速度、平均速度及流量参数。
三维/四维成像:部分高端机型支持三维空间内血管结构显示及四维动态观察(如胎儿面部重建、心脏瓣膜运动分析)。
二、核心功能特性
高分辨率与实时性
配备高分辨率显示器(如≥21英寸医用显示器),支持实时梯形成像,通过梯形扫描扩大可视范围,适用于深部器官检查。
二维模式帧频达60帧/秒,彩色血流模式帧频≥25帧/秒,确保动态监测的流畅性。
血流量化与动态分析
精确测量血管内血流参数,误差率小于5%,支持收缩期峰值流速、舒张末期流速等参数的持续采样。
方向性能量图(DPDI)可显示低速血流信号(如静脉反流),彩色帧频≥9帧/秒。
智能化与自动化
搭载智能像素优化技术,斑点噪声抑制能力提升30%,减少图像干扰。
支持自动测量病灶大小、血管直径等参数,并配备人机工程学操作指引系统及中文语音控制功能。
多场景适配性
探头类型多样(如线阵、凸阵、腔内探头),扫描深度调节范围达2-24cm,适应不同部位检查需求。
支持5G实时协作与DICOM3.0标准数据传输,满足远程诊疗需求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