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操作前准备
环境检查
温湿度控制:设备工作温度宜保持在10℃-40℃,湿度15%-95%,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。
电源安全:确保电源插座接地良好,电压稳定(通常为100-240V),避免与其他大功率电器共用插座。
电磁干扰:远离高磁场环境(如X射线机、核磁共振设备)及配电装置,防止图像干扰。
设备检查
外观与连接:检查探头、电缆、按键是否完好,无破损或松动。
校准与自检:开机后观察自检程序是否正常,确认机械声音无异常,显示屏亮度、对比度适中。
探头选择:根据检查部位(如腹部、心脏、血管)选择合适探头(如线阵、凸阵、相控阵),并确保连接稳固。
患者准备
隐私保护: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、过程及风险,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体位指导:根据检查部位指导患者保持合适体位(如仰卧、侧卧),配合呼吸指令。
耦合剂使用:涂抹适量耦合剂于探头与皮肤接触面,避免过多导致图像模糊。
二、操作中规范
安全操作
探头保护:避免探头跌落或碰撞,禁止浸水或使用高温消毒(温度需低于55℃)。
辐射防护:对孕妇及胎儿检查时,尽量缩短超声暴露时间,避免长时间聚焦同一部位。
电击防范:操作中勿触碰探头金属部分,设备故障时立即断电并联系专业维修。
图像优化
参数调节:根据组织特性调整增益、深度、频率等参数,确保图像清晰、对比度适宜。
扫查技巧:采用横切、纵切结合方式,保持探头稳定,避免手部震颤导致图像模糊。
动态观察:对心脏、血管等动态结构,需连续记录多个心动周期图像,便于分析。
实时沟通
患者反馈:检查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,避免探头压力过大造成不适。
异常处理:发现肿块、钙化点等异常时,立即记录并通知医生,勿自行诊断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