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理
分段式压力: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充气和放气的方式,在肢体的不同部位(通常是下肢)施加分段式的压力。这种压力从肢体的远端(如脚踝)逐渐向近端(如大腿)移动。
循环压力:这种分段式的压力形成了一种循环,模拟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过程,从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。
机械挤压:通过机械挤压,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以推动血液和淋巴液从肢体的远端向近端流动,最终回到心脏。
血流动力学效应
促进静脉回流: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施加压力,可以有效地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,减少下肢静脉淤血,从而降低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。
改善微循环:这种压力可以改善肢体末端的微循环,增加组织的血液供应,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。
防止血栓形成:对于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的患者,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以防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,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: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以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,有助于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。
促进淋巴液回流: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还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回流,减少淋巴水肿,有助于清除代谢废物和炎性物质。
适用场景
下肢静脉疾病:如静脉曲张、深静脉血栓等。
淋巴水肿:如乳腺手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。
术后康复:帮助术后患者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康复。
糖尿病足和末梢神经炎:改善血液循环,缓解症状。
偏瘫、截瘫患者: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。
注意事项
检查设备和患者状况:在使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,患者是否有出血或未愈合的伤口。
观察患者反应: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肤色变化和感觉,及时调整治疗剂量。
逐步增加压力: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血管弹性差的患者,应从小压力开始,逐步增加到患者耐受的程度。
通过这些原理和效应,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血管性和淋巴性疾病,以及术后康复和预防血栓形成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