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确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,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以下是详细的使用步骤:
核对医嘱:
与患者交谈,了解患者的病情、身体状况以及相关化验检查结果。
核对医嘱,确保治疗仪的使用符合医生的治疗方案。
评估患者:
评估患者下肢的皮肤情况,排除治疗部位是否存在血栓等问题。
确保治疗部位适合进行空气压力波治疗,并与患者沟通,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。
检查仪器:
仔细查看空气压力波治疗仪,确保设备完好、功能正常。
准备好所需的配件,如气囊、连接管等。
接通电源:
将治疗仪放置于患者病床旁边,接通电源并打开开关。
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。
协助患者:
协助患者找到合适的姿势,确保患者舒适并便于治疗。
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,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。
穿戴设备:
取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的气囊腿套,分别套好患者的两个下肢。
取出连接管,将气囊与设备连接起来,确保连接牢固、无漏气。
设定参数:
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,设定与病患相匹配的模式、时间、压力、速度等参数。
确保参数设置合理、安全。
开始治疗:
按下开始按钮,开始进行治疗。
在治疗过程中,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,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观察记录:
在治疗过程中,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,观察患者的下肢皮肤温度、色泽等。
确保患者无不适症状。如有异常,应及时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
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患者反应,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。
结束治疗:
治疗结束后,及时去除气囊腿套等配件,将设备放置好。
检查患者的下肢皮肤状态,确保无损伤或异常。
注意事项:
治疗过程中,不可穿戴弹力袜以及外缠弹力带等。
如在使用过程中,患者出现疼痛或不适等现象,应及时检查治疗部位是否合适,脚踝部位是否自然放松等。
针对于两下肢均需治疗的患者,建议先治疗其中一下肢,待治疗结束并休憩30~60分钟后,再做另一下肢的空气波压力治疗。
针对下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患者,必须是病情已过急性期,并且病程已超过50天以上时,才可以进行治疗。
如遇到患者下肢有伤口时,要优先进行无菌包扎,防止伤口与设备等进行交叉感染。
治疗过程中,及时关注患者的情况,如出现各种不适现象等,建议立刻停止治疗。
每次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的时间,建议为30分钟,每天1~2次,15天为一个疗程。
年老体弱以及孕妇等,谨慎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,以免出现意外情况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确保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正确使用,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