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牙周治疗仪工作尖的使用步骤需结合设备特性与牙周治疗规范,具体流程如下:
一、使用前准备
设备与耗材检查
确认超声牙周治疗仪功能正常,包括超声振动频率、功率调节、冷却系统等。
检查工作尖包装完整性,确保未过期或破损;根据治疗需求选择合适型号(如P50LT、P52T等),匹配治疗部位(如龈上洁治、龈下刮治或根面平整)。
准备冷却液(如水或生理盐水)、一次性工作尖、消毒棉片、手套等耗材。
患者准备
评估患者牙周状况,排除禁忌症(如口腔内软组织病变、未控制的糖尿病、血液疾病等)。
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,头部靠在治疗椅头托上;根据需要选择麻醉方式(如局部麻醉或无需麻醉),确保无痛操作。
清洁治疗区域皮肤或黏膜,去除毛发、污垢或分泌物,降低感染风险。
操作环境准备
治疗室保持清洁,定期进行空气和物表消毒;操作者穿戴防护设备(如手套、口罩、护目镜),确保无菌操作。
将冷却液注入设备容器,连接脚踏开关,调试设备至待机状态。
二、使用中操作
工作尖安装与调试
安装方法:使用限力扳手顺时针旋转工作尖,直至听到“咔咔”响声,确保固定牢固;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工作尖或设备损坏。
调试参数:
功率调节:根据治疗部位和牙周状况选择档位(如龈上洁治用5-10档,龈下刮治用3-8档),初始从低档开始,逐步调整至患者舒适范围。
水量调节:确保冷却水到达工作尖针尖,水量随功率增大而增加,防止局部过热损伤牙周组织。
患者适应:在口腔外少量注水,让患者听设备声音,减轻紧张情绪;插入工作尖前,先在牙周袋外1mm处调试,避免突然震动引发不适。
治疗手法与技巧
龈上洁治(如P52T、P56T工作尖):
握持器械采用改良执笔式,在口内作常规支点(如同侧下颌磨牙区颊舌侧)以稳定器械。
工作尖与牙长轴平行,针尖2mm左右方向与牙面贴合,以缓慢、掠刷方式前后移动,清除龈上唇(颊)面和舌(腭)面大块结石和牙斑。
动作轻柔,避免用力过大或停顿,防止损伤牙釉质或牙龈。
龈下刮治(如P50LT、P50RT工作尖):
工作尖与牙长轴垂直,针尖2mm前后方向与牙面贴合,上下移动刮治,清除牙龈沟、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。
插入工作尖时,先弯曲倾斜使刃部内面平行于牙面,插入牙结石下方后竖立调整刃部角度,避免穿透牙周袋底或刺伤软组织。
根面平整:
选用精细工作尖(如P59T),沿牙根表面平稳移动,去除残留牙石、菌斑和不平整牙骨质,使根面光滑平整,促进牙周组织再生。
操作后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根面,去除残留物。
特殊区域处理:
邻面治疗时,工作尖沿龈缘方向轻轻往复移动,避免伤及邻牙或软组织。
修复体(如烤瓷冠、充填物)周围操作时,工作尖不直接接触修复体表面,防止冠裂或充填物脱落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