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热线:18901912755
医用耗材
推荐产品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医疗彩超产品知识 > 彩色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使用步骤
彩色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使用步骤
文章出处:彩超网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于:2025-07-17 09:47

彩色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使用步骤如下:


一、操作前准备

设备检查

确认仪器电源线连接正确,各部件(探头、键盘、鼠标等)功能正常。

定期清洁仪器,避免灰尘和静电影响性能。

根据《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校准标准》校准设备,确保2MHz探头功率输出<100mW/cm²,取样容积设定8-10mm,检测深度误差<±2mm。

受检者准备

评估与体位:

采集健康史(头痛、卒中史、心血管危险因素),检测基础生命体征(血压控制在90-180/60-110 mmHg)。

根据检测部位选择体位:

颞窗检测:仰卧位或侧卧位,头部固定避免移动。

枕窗检测:坐位或半坐位,颈部保持中立位,避免椎动脉受压。

眼窗检测:仰卧位,闭眼后轻置探头于眼睑上,倾斜10°-15°避开晶状体。

皮肤处理:检测部位涂适量耦合剂,减少超声波反射,提高图像质量。

探头与参数设置

探头选择:

颅内动脉检测:2MHz脉冲波(PW)探头。

颅外段颈部动脉检测:2MHz或4MHz探头。

特殊检测(如外科手术):16MHz或20MHz高频微型探头。

参数调整:

初始深度设定:大脑中动脉(MCA)45-65mm,基底动脉(BA)75-100mm。

功率调整:10%-20%(避免超声生物效应),眼窗检测时功率降低至10%-15%。

取样容积(SVL):5-10mm,壁滤波(WF):80-100Hz(确保低速血流信号不被滤除)。

二、标准化检测流程

血管定位与探测

颞窗路径:

定位:耳屏前1-5cm的颧弓上方区域,分前、中、后三部分。

探测血管:

大脑中动脉(MCA):深度45-65mm,血流方向朝向探头(正向频谱)。

大脑前动脉(ACA):深度60-75mm,血流方向背离探头(负向频谱)。

大脑后动脉(PCA):调整探头角度至枕部方向,区分P1(正向)与P2(负向)段。

枕窗路径:

定位:探头置于枕骨大孔中线旁1cm。

探测血管:基底动脉(BA)及椎动脉(VA),深度75-100mm,注意区分左右侧血流方向差异。

眼窗路径:

定位:闭眼后轻置探头于眼睑上。

探测血管:颈内动脉虹吸段(CS)及眼动脉(OA),检测时间<5分钟以减少热损伤风险。

下颌下窗路径:

定位:探头置于下颌角下方。

探测血管:颈内动脉颅外段(ICAex),深度40-50mm,结合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判断侧支循环。

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

峰值流速(PSV):取3个连续心动周期均值,反映血管狭窄程度(如MCA狭窄时PSV>200cm/s)。

搏动指数(PI):PI=(Vs-Vd)/Vm,正常值0.65-1.10。PI>1.2提示颅内压增高,PI<0.6可能为动静脉畸形。

舒张末期流速(EDV):评估脑灌注压的重要指标。

血流方向判定:采用零基线偏移校正技术,区分正向、负向或双向血流。

特殊检测模式

动态压颈试验:压迫颈总动脉10秒,观察MCA血流速度变化,判断前交通动脉开放状态。

过度通气试验:要求受检者深呼吸30秒,检测血流速度下降幅度,评估脑血管反应性。

栓子检测:符合国际脑血流动力学学会(ICHS)2018标准,采样时间≥30分钟,双通道同步检测。栓子信号判定标准:短时程(<300ms)、高强度(>9dB)。

三、操作后处理

结果分析与报告

声窗质量分级:I-IV级(I级为最佳,IV级为穿透失败)。

血流频谱形态描述:正常频谱呈三相波(收缩峰、舒张早期反向波、舒张末期正向波)。

异常结果处理:需进行双侧对比和动态随访,采用标准化术语(参照SNOOP分类系统)。

Lindegaard比值:MCA平均流速/同侧ICAex流速,比值>3提示血管痉挛。

设备维护

清洁探头和仪器表面,避免耦合剂残留。

定期检查设备性能,确保校准参数符合标准。

记录设备使用情况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。

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
上一篇:彩色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功能
下一篇:没有了
分享到:
Copyright@2014-2016 医疗耗材网 (沪)-非经营性-2022-0060 版权所有,地址:中国 ·上海市浦东新区建韵路500号天纳商汇1714   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18901912755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备案号:沪ICP备17007809号-7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: 不生产医疗产品,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、代理商、经销商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