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性使用超声检查防护包旨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,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舒适性,其使用步骤可分为术前准备、防护包使用、检查操作、术后处理四个阶段,具体如下:
一、术前准备
环境准备:选择干净、整洁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的检查区域,使用紫外线灯或化学消毒剂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,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
医护人员准备:医护人员需穿戴无菌手术衣、帽子、口罩和无菌手套,确保自身处于无菌状态。同时,需接受专业的超声检查技术培训,熟悉防护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患者准备:核对患者信息,确保检查操作是针对正确的患者。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,了解其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。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,便于检查操作,并确保其舒适和安全。
防护包检查:使用前仔细检查防护包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,确保没有破损、污染或潮湿的迹象。打开包装后,逐一核对包内物品,如超声探头隔离套、无菌手套、消毒液、医用垫单等,确保所有物品齐全且处于无菌状态。
二、防护包使用
探头隔离套安装:
取出超声探头隔离套,从开口处打开封口纸。
在超声探头前端均匀涂抹超声耦合剂,以增强声波传导效果。
将探头插入隔离套内,用手捏住探头隔离套拉带,沿超声探头匀速拉动,使探头隔离套至探头适合部位并锁住套体。
其他防护用品准备:根据检查需要,穿戴好无菌手套,铺好医用垫单,准备好消毒液等辅助用品。
三、检查操作
消毒处理:使用合适的消毒剂(如碘伏或酒精)对检查部位及其周围皮肤进行彻底消毒,消毒范围应大于检查点周围一定距离(如15厘米),以确保无菌状态。等待消毒剂自然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,避免消毒液残留影响无菌效果。
检查实施:按照超声检查规范进行操作,将安装好隔离套的探头置于检查部位,进行必要的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。在检查过程中,保持探头稳定,避免损伤患者组织或器官。
四、术后处理
隔离套移除:检查结束后,轻轻拉出探头隔离套,并丢弃到指定垃圾箱,避免交叉感染。
患者护理: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对检查部位进行轻柔擦拭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。如有需要,可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指导,如保持检查部位干燥、避免剧烈运动等。
废弃物处理: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对使用过的防护包及其内物品进行分类、包装、储存和运输,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。确保所有废弃物均得到妥善处理,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