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数字超声诊断系统作为精密医疗设备,其使用需兼顾诊断准确性、设备安全性与操作规范性,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操作环境规范
温湿度控制
环境温度建议保持在18℃-28℃之间,湿度控制在30%-60%,避免极端温湿度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元件损坏。
远离热源、阳光直射及腐蚀性气体,防止设备外壳老化或内部电路腐蚀。
电源与接地
使用稳定电源(220V±10%),配备不间断电源(UPS)以应对突发停电,防止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。
确保设备接地良好,接地电阻≤4Ω,避免漏电风险。
电磁干扰隔离
远离放射仪器、微波/高频设备及大功率电器,防止电磁干扰影响图像质量。
二、操作流程规范
开机与关机
开机:先打开稳压电源,等待2分钟后启动设备,待自检完成(约3-5分钟)再进入操作界面。
关机:通过系统界面选择“Shutdown”选项,待设备完全关闭后等待20秒再切断电源,避免直接拔电导致数据损坏。
探头使用与保养
轻拿轻放:探头易因机械冲击受损,严禁磕碰或跌落。
清洁与消毒:每次使用后用柔软湿布擦拭探头表面耦合剂,避免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;腔内探头需配用无油避孕套,经食道探头使用前需漏电检测与消毒。
线缆管理:探头缆线应理顺悬挂,避免打结或拉扯,防止内部短路。
图像优化与参数调节
根据检查部位调整增益、灰阶及声束方向,确保声束与血流方向平行以获取准确数据。
对测量数据或诊断有异议时,及时重复检查,避免漏诊或误诊。
三、安全与卫生管理
患者安全
严格遵循最小剂量原则,在保证诊断信息的前提下,采用最低超声强度和最短辐照时间。
拒绝非诊断目的的胎儿超声显像,对早孕胚胎(<3个月)避免常规超声检查,3个月以上胎儿定点检查时间控制在3-5分钟内。
设备清洁与消毒
每日使用后,用洁净湿布擦拭设备表面灰尘和汗渍,避免液体流入内部。
定期清洁按键、开关缝隙及通风口滤网,防止灰尘堵塞影响散热。
探头隔离与防护
探头表面耦合剂需每日清洁去除,严禁接触有机溶剂(如酒精、油脂)。
介入性超声检查需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,并严格控制适应证和禁忌证。
四、维护与故障处理
日常维护
散热管理:定期清理散热风扇及通风道灰尘,确保设备散热良好。
硬件检查:每月检查电源线、探头线缆及接口是否破损,发现问题立即更换。
参数校正:定期由专业人员对成像参数(如对比度、亮度)及探头参数进行校正,确保图像质量。
故障应急处理
突然断电:立即将电源开关置于“OFF”位置,待电压稳定后重新开机。
自动停机:切断电源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,严禁自行拆解。
图像异常:检查探头连接是否松动,或尝试更换探头测试。
五、特殊检查规范
胎儿超声检查
3个月内胎儿避免常规超声检查,3个月以上胎儿定点检查时间≤5分钟。
颅脑、眼球检查时,每一固定切面持续检查时间分别≤2分钟和30秒。
新生儿超声检查
颅脑检查每一固定切面持续≤1分钟,心脏检查≤2分钟,检查时需不断移动探头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