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热线:18901912755
医用耗材
推荐产品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医疗彩超产品知识 > 超声贴片的注意事项
超声贴片的注意事项
文章出处:彩超网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于:2025-07-04 10:45

超声贴片是超声检查中用于传导超声波、辅助成像的重要耗材,其使用注意事项涵盖检查前、中、后全流程,同时涉及患者安全、图像质量及设备维护等方面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

一、检查前准备

贴片选择与核对


类型匹配:根据检查部位(如腹部、乳腺、甲状腺等)选择专用贴片,确保尺寸、形状与探头适配。例如,浅表器官检查需选用薄型、高灵敏度贴片,而腹部检查可使用厚型、耐用型贴片。


有效期检查:确认贴片未过期,过期产品可能导致粘性下降或图像失真。


包装完整性:检查包装是否密封,避免使用破损或受潮的贴片,防止细菌污染或性能失效。


患者准备


皮肤清洁:检查部位需彻底清洁,去除油脂、膏药或毛发,以减少超声波衰减。例如,腹部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,并避免涂抹护肤品。


过敏史询问:询问患者是否对贴片材质(如丙烯酸酯、硅胶)过敏,必要时进行皮肤测试或选择低敏产品。


体位指导:根据检查需求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(如仰卧位、侧卧位),确保贴片与皮肤紧密贴合。


设备与环境准备


探头消毒:使用前对探头进行低水平消毒(如75%乙醇擦拭),避免交叉感染。


温度控制:保持检查室温度适宜(22-25℃),避免贴片因低温变硬或高温粘连。


耦合剂选择:若需额外使用耦合剂,应选择与贴片兼容的无油、水溶性产品,防止腐蚀贴片或影响图像质量。


二、检查中操作

贴片粘贴技巧


无气泡粘贴:从贴片中心向外缓慢抚平,排除气泡,确保超声波均匀传导。气泡会导致图像伪影或信号丢失。


边缘固定:重点按压贴片边缘,防止检查过程中移位或卷边。例如,乳腺检查时需确保贴片完全覆盖乳腺组织及周围皮肤。


避免重复粘贴:贴片一旦粘贴,尽量避免反复撕贴,以免降低粘性或损伤皮肤。


探头使用规范


轻柔接触:将探头轻压在贴片上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贴片变形或患者不适。


均匀滑动:检查过程中保持探头平稳移动,避免快速拉扯贴片,防止脱落或皮肤擦伤。


角度调整:根据解剖结构调整探头角度,确保贴片与皮肤始终紧密贴合,减少超声波反射损失。


实时监测与调整


图像质量检查:通过显示器观察图像清晰度,若出现条纹、噪点或信号减弱,可能是贴片移位或气泡导致,需立即调整。


患者反馈:询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或不适,及时调整贴片位置或检查力度。


三、检查后处理

贴片移除与皮肤护理


缓慢撕除:沿毛发生长方向或贴片边缘缓慢撕下,避免突然拉扯导致皮肤损伤。


皮肤清洁:用温水和温和清洁剂清洗检查部位,去除残留耦合剂或粘胶,必要时涂抹保湿霜缓解皮肤干燥。


过敏处理:若患者出现红肿、瘙痒等过敏反应,立即停止使用同类贴片,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治疗。


贴片与探头清洁


贴片废弃:一次性贴片需按医疗废物处理,禁止重复使用。


探头消毒:检查后对探头进行彻底消毒,防止交叉感染。若贴片残留粘胶,可用专用清洁剂擦拭。


设备存放:将探头归位至干燥、避光处,避免贴片残留物腐蚀探头表面。


记录与反馈


异常记录:在检查报告中注明贴片使用情况(如型号、更换原因),为后续检查提供参考。


问题反馈:若贴片出现质量问题(如粘性不足、图像干扰),及时联系供应商或设备工程师排查原因。


四、特殊场景注意

儿童与老年患者


儿童:选择低敏、易撕贴片,减少皮肤刺激;检查时需家长协助固定体位,防止贴片被误撕。


老年患者:皮肤薄嫩者需缩短贴片停留时间,检查后加强皮肤观察,预防压疮或破损。


感染控制


传染病患者:使用一次性贴片,检查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;探头需进行高水平消毒(如含氯消毒剂浸泡)。


开放伤口:避免在伤口或破损皮肤上使用贴片,必要时改用无菌耦合剂直接接触探头。


设备兼容性


新型探头:使用前确认贴片与探头频率、尺寸匹配,防止因不兼容导致图像伪影或设备损坏。


便携式超声:选择轻薄、易携带的贴片,适应野外或床旁检查需求。

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上一篇:超声贴片的特点
下一篇:没有了
分享到:
Copyright@2014-2016 医疗耗材网 (沪)-非经营性-2022-0060 版权所有,地址:中国 ·上海市浦东新区建韵路500号天纳商汇1714   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18901912755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备案号:沪ICP备17007809号-7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: 不生产医疗产品,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、代理商、经销商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