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热线:18901912755
医用耗材
推荐产品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医疗彩超产品知识 > 椎间融合器分类
椎间融合器分类
文章出处:彩超网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于:2025-05-13 14:17

椎间融合器根据材料、结构和手术入路的不同,分为多种类型,以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。
2.1按材料分类:

钛合金:

优势:强度高、耐腐蚀,适用于需高稳定性的病例(如腰椎滑脱)。

不足:弹性模量远高于骨组织,可能导致应力遮挡效应(邻近骨吸收)。

PEEK(聚醚醚酮):

优势:弹性模量与松质骨接近(3-4 GPa),减少应力集中,降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。

不足:X射线不显影,需结合钛合金标记片辅助术中定位。

碳纤维复合材料:

优势:轻量化、透X射线,便于术后评估融合效果。

应用:常用于颈椎或需长期影像学随访的患者。

2.2按结构设计分类:

箱型融合器:

特点:立方体或圆柱形,表面多孔结构促进骨长入。

适用场景: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(ALIF),提供稳定支撑。

螺纹型融合器:

特点:螺旋状设计,通过旋转植入椎间隙,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。

适用场景:微创后路手术(如TLIF),操作空间有限时使用。

网状型融合器:

特点:镂空结构增加与骨组织的接触面积,加速融合。

适用场景:骨质疏松患者,需最大化骨整合效率。

2.3按手术入路分类:

前路融合器(ALIF):

入路:经腹部或腹膜后间隙进入椎体前方。

优势:直接暴露椎间隙,植入空间大,融合率高。

风险:可能损伤大血管或腹腔脏器。

后路融合器(PLIF/TLIF):

入路:经椎管后方植入,TLIF(经椎间孔入路)可减少神经牵拉。

适用:腰椎退变性疾病,需同时减压椎管狭窄者。

侧路融合器(LLIF/OLIF):

入路:经腰大肌或侧腹部进入,避开重要神经血管。

优势:微创、出血少,适用于多节段融合。

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上一篇:医用颌骨夹持钳特点
下一篇:没有了
分享到:
Copyright@2014-2016 医疗耗材网 (沪)-非经营性-2022-0060 版权所有,地址:中国 ·上海市浦东新区建韵路500号天纳商汇1714   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18901912755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备案号:沪ICP备17007809号-7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: 不生产医疗产品,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、代理商、经销商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