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热线:18901912755
医用耗材
推荐产品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医疗彩超产品知识 > 眼科生物测量仪技术原理
眼科生物测量仪技术原理
文章出处:彩超网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于:2025-04-17 15:05

1. 低相干光干涉测量技术(OCT)

原理:OCT技术利用低相干光源(如超辐射发光二极管,SLD)发出的光,通过分光器将光分为参考光和测量光。测量光进入眼睛并被眼内组织反射,参考光则在已知光程的参考臂中反射。两束光在探测器处发生干涉,通过分析干涉信号的相位和强度变化,可以精确测量眼内组织的深度信息。

应用:该技术用于测量眼轴长度、角膜厚度、前房深度、晶状体厚度等参数。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,误差可低至几十微米。

2. 部分相干干涉测量术(PCI)

原理:PCI技术利用具有短相干长度的光源(如波长780nm的红外光),将光源分成两束光,分别投射到眼内并被反射回来。通过光学感受器检测两束反射光的干涉信号差别,从而获得眼轴长度。

应用:主要用于测量眼轴长度,是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重要依据。该技术是非接触式的,避免了对角膜的损伤。

3. 角膜曲率测量

原理:通过测量投射在角膜上的标记点间距来计算角膜曲率。通常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亮角膜,然后通过成像系统捕捉角膜上的反射光斑,计算其几何位置关系,从而得出角膜的曲率半径。

应用:角膜曲率是评估角膜形状的重要参数,对于近视、远视等屈光不正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。

4. 前房深度测量

原理:利用侧向的裂隙灯生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切片图像,通过计算这些图像的间距来确定前房深度。

应用:前房深度的测量有助于评估眼前节结构,对于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。

5. 其他参数测量

白到白距离:通过虹膜图像确定,用于评估角膜的水平直径。

瞳孔直径:通过测量瞳孔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大小变化来确定。

6. 测量过程

自动化测量:现代眼科生物测量仪通常采用自动化测量技术,操作人员只需将设备对准患者眼部并启动测量,设备会自动完成测量并显示结果。

非接触式测量:所有测量过程均为非接触式,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。

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上一篇:子宫内膜治疗仪临床应用
下一篇:没有了
分享到:
Copyright@2014-2016 医疗耗材网 (沪)-非经营性-2022-0060 版权所有,地址:中国 ·上海市浦东新区建韵路500号天纳商汇1714   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18901912755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备案号:沪ICP备17007809号-7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: 不生产医疗产品,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、代理商、经销商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电话。